電子百科 | 雙面PCB電路板制造過程
雙面PCB電路板制造過程詳解雙面PCB,顧名思義,是正反兩面都布有導電銅層和元器件的印刷電路板。憑借其緊湊的結構和高布線密度,雙面PCB在計算機、通信設備、工業控制和消費電子等多種電子產品中得到了廣泛應用。本文將深入探討雙面PCB的技術特點、優勢、制造過程及組裝步驟。
雙面PCB的特點與優勢
雙面PCB的核心技術特點在于其利用通孔(Plated Through Hole, PTH)將電路板兩面的電路連接起來。這使得設計者能夠跨越平面限制,在更小的空間內實現復雜的電路布局。與單面PCB相比,雙面PCB的優勢顯而易見:
更高的電路密度與功能集成度:雙面設計使可用表面積增加了一倍,可以承載更多元器件,從而在不增加產品尺寸的前提下,實現更復雜、更強大的功能。
更靈活的布線:設計師可以利用電路板的兩面進行走線,通過通孔在兩層之間穿梭,有效避免線路交叉和擁擠,簡化了復雜的布線任務。
然而,雙面PCB的制造過程也帶來了更高的復雜性,例如通孔電鍍等額外步驟,這可能導致其初始生產成本和交貨時間高于單面PCB。同時,高密度元器件排布也對熱管理提出了挑戰,需要更精心的設計來確保設備穩定運行。
雙面PCB的制造過程
雙面PCB的制造是一個精密而復雜的系統工程,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核心環節:
裁板:將大尺寸覆銅板(通常為FR-4材質)裁剪成適合生產的尺寸。
鉆孔:使用高精度數控鉆機在板上鉆出元件孔、定位孔和重要的通孔。
化學鍍銅(PTH):這是雙面PCB制造的關鍵步驟。由于鉆孔后的孔壁是絕緣的,需要通過化學反應在其內壁均勻沉積一層薄薄的導電銅,為后續的電鍍做準備。
外層圖形制作:在板材表面貼上感光干膜,通過曝光和顯影,形成電路走線的保護層。
電鍍:對板子進行電鍍,在孔壁和線路圖形上加厚銅層,以確保足夠的導電性和機械強度。
蝕刻:使用蝕刻溶液去除未被保護的多余銅箔,形成完整的電路路徑。
阻焊:涂覆阻焊油墨,覆蓋大部分銅線,只露出需要焊接的焊盤,以防止短路和氧化。
絲印:通過絲網印刷工藝,在板上印上元器件位置、型號等標識,方便組裝和維修。
表面處理:在焊盤上進行OSP、沉金(ENIG)或噴錫(HASL)等表面處理,保護焊盤不被氧化,并提高焊接性能。
成型:使用CNC銑床或V-CUT技術,將PCB從大板上切割成獨立的小板。
測試:進行開短路測試(如飛針測試)和自動光學檢測(AOI),確保電路板的電氣性能和外觀質量符合要求。
雙面PCB的組裝過程PCB制造完成后,接下來是組裝(PCBA),即在電路板上安裝元器件,使其成為一個完整的電子模塊。雙面PCB的組裝需要考慮正反兩面的元器件貼裝,通常采用以下步驟:
準備與點膠:
準備:根據BOM(物料清單),準備好所有元器件,并進行防潮、防靜電處理。
點膠:如果使用波峰焊工藝,在PCB板反面需要貼片的元器件焊盤上點上少許貼片膠,以防止元器件在波峰焊時掉落。
元件貼片:
正面貼片:將PCB板送入**SMT(表面貼裝技術)**生產線。自動貼片機根據程序,將元器件精準地貼裝到電路板正面的焊盤上。
回流焊:貼片完成后,電路板進入回流焊爐。爐內的高溫焊錫膏融化,形成牢固的焊接點。
反面貼片與焊接:
反面貼片:待正面焊接冷卻后,對PCB板進行翻轉,在反面進行貼片。
波峰焊或回流焊:
對于有引腳通孔元件(如插座)和部分貼片元件,可使用波峰焊。此時,已點膠的貼片元件會被貼片膠固定,而通孔元件的引腳則通過焊接波峰,被焊錫牢固連接。
如果反面只有貼片元件,則可以使用第二次回流焊。
引腳元件焊接:
對于波峰焊后仍需手工焊接的元件,或者對熱敏感的元件,會通過手工焊接的方式完成。
清潔與測試:
使用專業清洗劑去除板上多余的助焊劑殘留物。
進行功能測試、在線測試(ICT)或燒錄測試,確保PCBA板的各項功能正常。
作為一家專注于PCB制造的領軍企業,迅得電子深知雙面PCB制造的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。我們不僅嚴格遵循上述所有標準工藝流程,更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和自動化升級,確保每一塊出廠的雙面PCB都具備卓越的品質和可靠性。
憑借多年的行業經驗和先進的生產設備,迅得電子在雙面PCB的制造過程中,能有效控制良品率,縮短交貨周期,并提供多種高標準的表面處理方案,以滿足不同客戶的定制化需求。我們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,致力于提供高性價比、高性能的雙面PCB產品,助力您的電子產品實現更優異的表現。